纠正糖尿病患者4个饮食误区

2018-08-30 13:19:01 526

盛德体验

这包括总热量的需求、营养物质含量和合理分配。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对营养治疗都十分重视。但这其中也有很多令“糖友”们困扰、迷惑的问题使之不知所措或走入歧途。本篇选择体检中最常见的几个对饮食认识上的误区,加以解读,以利对糖尿病的防治。

误区1——吃多了,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就没事。

勘误:一些患者在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多吃饭,或受“美食”诱惑而难以克制,随后加大服药剂量,以期控制血糖。事实上,这是颠倒饮食控制和药物控制的相互关系,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,还加重了胰腺的负担,更因过量使用降糖药,增加发生低血糖及药物毒性作用的可能性,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。糖尿病患者应做到饮食定时、定量、订餐、保持一定的规律,并在医生指导下,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和用法。

误区2——主食吃得越少,血糖控制得越好。

勘误:“只要控制主食摄入量,血糖就能控制得好”,这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观点,甚至有些患者连续数年每餐仅吃25~50克主食,结果血糖控制得非常不理想。糖尿病患者主食摄入不足,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,将导致体内脂肪、蛋白质过量分解,出现消瘦、营养不良,甚至饥饿性酮症酸中毒。

主食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和最经济的热量来源。相对于“单糖”,“多糖”的升血糖速度较慢、幅度较小。在适当范围内保证一定量的主食摄入,不仅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必需的热量,更可以防止油脂等过多摄入。

误区3——对粥敬而远之

勘误:吃等量大米煮的粥更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。这是因为大米中原本不融于水的淀粉经熬煮后(加热糊化)更易被口腔及小肠粘膜吸收,并吸收入血。从而提高了餐后血糖峰值,并使高峰值的时间提前到来。

尽管如此,糖尿病患者也不必对粥敬而远之。只要选对粥(小米粥、腊八粥、玉米面粥)并将其作为主食计算在一天的主食摄入总量之中,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安心喝粥的。

误区4——水果含糖多,要禁食。

勘误: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水果所含“果糖”对血糖控制不利。临床经验,在血糖控制较平稳时适当食用水果,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较小,所以,不必禁食水果。

需注意的是,需选择“血糖生成指数”较低的水果,如:苹果、柑橘、柚子、猕猴桃,山楂等,每天控制总量在200克左右,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服用。